厦门市行政中心食堂多措并举杜绝“舌尖上的浪费”
时间:2020-08-28 16:45

  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,厦门市市直机关食堂在行动。食堂采取多重举措,杜绝“舌尖上的浪费”。近半个月来,食堂日均食材消耗量与之前相比下降约10%,日均产生的泔水量减少约20%。

  一是文明督导光盘行动,三道关卡防止浪费。做好宣传提示关口,从食堂入口、取餐区LED屏幕到用餐区,均张贴、显示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等“文明餐桌”宣传标语。做好文明督导关口,取餐台边,食堂志愿文明督导员引导取餐人员按需取餐、少量、多次取餐。分布在食堂的结算收银区和厨余垃圾收集区的3名文明督导员,引导用餐人员“吃多少,点多少”。现在,在市行政中心食堂,每餐饭都有4名志愿文明督导员劝导制止餐饮浪费。食堂负责人说:“这半个月来,我们文明督导员的队伍从10人增加到25人,每餐执勤人数从2人增加到4人,加强督导。”做好监督检查关口,加大对食堂餐饮浪费行为的曝光力度,对多次浪费食物、被文明督导员屡劝不改的用餐人员进行通报。截至目前,用餐人员节俭用餐的自觉性都比较高,未出现浪费餐饮现象。“这半个月来,泔水量少了不少!原来每天平均有10桶,现在减少为每天8桶以下,减少20%以上。”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  二是采用多种规格餐盘,灵活自选用餐菜量。取餐台上,菜品分装在直径为5寸、5.5寸、6寸的3种不同规格大小的餐盘中,就餐人员有序排队,按照各自喜好和食量选择,避免浪费。食堂根据实际就餐人数,采用增加炒制频率、小锅现炒、面条现煮等方式,灵活解决供需失衡问题。

  三是利用好食材边角料,减少食材无谓损耗。根据就餐预估人数,食材损耗量等数据采购每日所需食材,食堂备用食材按每日预估使用总量的5%到10%计算,近半个月来,备用食材比例均控制在5%以内。除了减少额外的食材储备,通过加工边角料食材制作新菜,也达到了节约粮食效果。近半个月来,食堂日均食材消耗量与之前相比下降约10%。少油、少盐的烹饪方式,也是近日食堂的新特色,由原本日均消耗50包盐到现在日均消耗30包,既节约消耗量,也利于健康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